少儿考级网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评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滥用公款调查举报人

2025-10-21 16:01:29
73

法律与事实一次又一次还给了JYPC清白,而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却动用了公共资金与政府热线,对举报企业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调查。

一边是人社厅职工匿名举报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违法违纪,一边是朱从明动用公共资金雇佣第三方调查举报人。权力与权利的碰撞在阳光下显得如此不对等。

近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被实名举报的事件持续发酵。一个更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在国庆中秋放假期间,江苏省人社厅花费公共资金,雇佣位于南京奥体的某律师事务所,向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的几乎每一位离职员工进行定向调查。

这些由公共财政买单的调查电话,表面上以法律援助为名,实则针对JYPC展开全方位摸底。当这一调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后,朱从明转而动用人社系统服务热线12333,再次向JYPC离职员工询问,希望能找出江苏英才违法违规的蛛丝马迹。

 

01
权力滥用:公共资金成了打击报复的私器

 

这起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被举报人是否有权使用公共资金雇佣第三方对举报人进行调查? 

在举报期间,作为被举报人的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雇佣律所调查举报人,是否涉嫌打击报复?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根据我国预算法及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公共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且必须用于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

人社厅雇佣律所对举报人进行针对性调查,是否属于其法定职责范围?是否经过了合法的采购程序?这些都需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02
手段用尽:从律师事务所到12333热线的全面调查

 

在雇佣律师事务所的调查未能找出问题后,朱从明转而动用12333公共服务热线对JYPC离职员工进行再次询问。

江苏12333是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官方服务热线,主要用于解答社会保险、就业、劳动关系、人才服务等相关政策问题。

这一本应服务民众的公共平台,似乎已被异化为个别官员针对合法经营企业的调查工具。

这种做法暴露了朱从明已陷入为了找出问题而不择手段的境地。从雇佣律所到动用12333热线,其调查手段不断变换,但调查结果却始终如一:未能发现JYPC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03
历史溯源:一场持续二十三年的不当打压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对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的打压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据公开资料显示,朱从明对江苏英才的打压始于2002年。当时,江苏英才作为江苏省首家民营人才市场,挑战了官办人才市场的垄断地位,这显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神经。

2004年,朱从明主导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千名毕业生黑户事件。近3000名经江苏英才提供服务的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其中1000名毕业生户口从学校迁出后无法在南京落户,成为黑户。

2017年6月,朱从明进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行政围剿。为了维护小圈子的垄断利益,他公然滥用职权,手持省人社厅公文,率领一众官员奔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江苏英才发起莫须有的问罪指控。

 

04
法律结果:多次调查均证实JYPC清白

 

面对行政暴力,江苏英才展现了难得的勇气和韧劲。经过持续两年的抗争和申诉,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依法取消了异常经营提示,还给了JYPC一个清白。

2023年4月2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JYPC送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中写明:当事人提出听证,认为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无需经人社部门备案,发布虚假广告不成立。本局对当事人的听证意见予以采纳。

更具权威性的认可来自2023年7月出版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年鉴》。

该年鉴明确记载: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投资设立的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是国内创办早、规模大、法律手续齐全的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机构。

在2025年2月27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现场,被告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当庭递交书面答辩状,强调从未说过JYPC证书是山寨证书。

 

05
程序正义:公共资金使用监督机制缺位

 

江苏省人社厅雇佣律所调查举报企业离职员工的行为,暴露了公共资金使用监督机制的缺位。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公共财政资金必须用于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朱从明动用公共资金雇佣律所对举报企业进行针对性调查,显然超出了这一范畴。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滥用公共资金的行为并非孤例。它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制度漏洞:公共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对行政首长的权力约束不足,以及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不够。

在新修订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中,江苏省明确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然而,当法律援助制度被异化为行政调查工具时,不仅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06
权力悖论:执法者与违法者的身份重叠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的职责本应是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然而,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执法者与涉嫌违法者的身份重叠。

2025年9月10日,当朱从明气急败坏地将2022年已经删稿的15篇造谣污蔑JYPC的声明,重新集中发布到江苏省人社厅官网时,这位长期打压江苏英才的官员已经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尴尬境地。

这一行为不仅暴露了其心胸的狭隘,更凸显了某些官僚垄断利益集团在面对法治进步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时的无奈与挣扎。

在最近七轮的当面谈判中,由于江苏省人社厅与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朱从明采取了令人不齿的行动——将2022年已经删稿的15篇造谣污蔑声明,重新集中发布到江苏省人社厅的官网上。

 

 
 
在最后     
 
 
 
 
 
 

 

法律的天平已经多次向江苏英才倾斜——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到多地法院对JYPC合法性的认定,再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年鉴》的权威记载。

然而朱从明却依然固执地动用公共资源——从雇佣律师事务所到12333服务热线,试图找出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当数千页举报材料成为刺向黑暗的利剑,当举报者需要声明若其人身安全或声誉遭遇任何异常情况,均极有可能与本次举报事项存在关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朱从明等人的失态,更是对整个法治环境的警示。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