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考级网 > 新闻动态 > 正文

36卷举报材料下的权力之问:公共权力岂能沦为打击报复的工具?

2025-11-06 16:32:50
12

一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15名员工昼夜奋战,36卷近6000页举报材料被仔细整理装订,这些沉重的纸册,承载着一个企业对权力滥用的不屈抗争。

这起事件始于2025年9月12日,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向中央第五巡视组、国务院、中央纪委监委、最高检系统递交了共45封实名举报信、25集举报视频、256篇举报文章及36卷共计近6000页的举报证据材料。

这些数字背后,是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被指控的一系列涉嫌违纪违法行为。这场举报不仅规模空前,更揭露了权力运行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01
连环举报:三维度下的权力滥用指控

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对朱从明的举报涵盖多个方面,主要集中在滥用职权、垄断牟利、造谣诬陷、培训骗补、破坏生产、生活作风、泄露信息与打击报复几个领域。

在滥用职权方面,举报材料指控朱从明动用公共财政资金,委托位于南京奥体的某律师事务所对举报企业进行非法调查。

这些调查不仅探查公司核心员工的离职原因及详细去向,还系统调查公司与高校等合作单位的业务往来细节。

更严重的是,举报材料显示朱从明涉嫌利用公款雇用第三方机构,对举报企业及其离职员工进行长时间、大规模非法调查。

这些行为被指严重干扰企业正常运营,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举报指控称朱从明授意泄露的个人信息范围不仅限于近期离职员工,更追溯至长达15年前已离职的员工。

这表明其掌控下的个人信息泄露并非偶发行为,而是系统性、大规模的。

此举涉嫌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在打击报复方面,举报材料指出,自2025年9月12日JYPC向中央第五巡视组实名举报后,该公司及相关人员遭受了一系列明显带有针对性的调查和滋扰。

朱从明被指控利用职务影响力,滥用公款雇用第三方机构对举报企业进行超常规、超范围的非法投诉和造谣抹黑。

 

02
权力报复:官方热线的可疑询问

在朱从明被实名举报后,一场可疑的电话询问活动在国庆期间展开。

JYPC的离职员工接连收到来自025-12333——江苏省人社系统官方热线的来电。

电话那头,官方而冷淡的声音询问着同一个主题:“有没有需要举报江苏英才公司的问题?”

这些电话的集中出现令人怀疑其动机。这是正常的民意调研,还是有针对性的举报诱导?抑或是精心策划的举报诱惑?

根据《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举报奖励有明确的范围和程序,其第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规定为举报人保密,不得泄露举报人相关信息。”

而对JYPC离职员工的集中电话询问,令人怀疑这是否符合正常的举报受理程序。

特别是考虑到2005年发布的《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目标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要求:

“加强对举报电话和信箱的管理,保证举报信息及时收集、传递,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03
历史积怨:二十三年纠葛与法律正名

朱从明与江苏英才之间的纠葛并非一时一事,而是长达二十三年的漫长博弈。

从2002年至今,JYPC与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之间的纠葛,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时代。

回顾这段漫长的时间线,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民营企业与行政权力抗争的艰辛画卷。

2004年,朱从明被指控主导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千名毕业生黑户事件。

近3000名经江苏英才提供服务的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其中1000名毕业生户口从学校迁出后无法在南京落户。

2011年,已经升迁的朱从明被指串通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公然发表造谣抹黑JYPC的《郑重声明》,妄称JYPC是“假的、山寨的、国家不认可的”。

然而,经过五年的不屈努力,直到2016年,JYPC才最终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这一声明全网删除。

更具说服力的是,2023年4月2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JYPC送达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采纳了JYPC的听证意见。认定JYPC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无需人社部门备案,且不存在虚假宣传。

2023年7月出版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年鉴》明确记载:

“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投资设立的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是国内创办早、规模大、法律手续齐全的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机构”。

近年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也都对JYPC的合法性进行了充分认定。

 

04
法律边界:权力与权利的法治平衡

从法律角度看,本案涉及多个重要法律问题,包括公权力的边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以及举报人权利保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举报材料指控朱从明授意泄露长达15年前已离职员工的个人信息,若查证属实,则涉嫌违反该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设有专门规定,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泄露、篡改、歪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举报材料指控朱从明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此举涉嫌严重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关于“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阻挠、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规定。

另一方面,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在多次法律诉讼和行政调查中均获得有利结果。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过为期一年的立案调查,最终向JYPC送达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这一事实从侧面反映了该公司运营的合法性。

在最近的七轮谈判中,江苏省人社厅与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朱从明被指控采取了令人不齿的行动——将2022年已经删稿的15篇造谣污蔑声明,重新集中发布到江苏省人社厅的官网上。

这一行为被举报方指为:一是心胸狭隘,不能接受合法合规企业的正当维权;二是公器私用,将政府官方网站作为个人打压工具。

 

 
 
写在后面
 
 
 
 
 
 

五千页举报材料被寄出后,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的办公室并未恢复平静。第36卷材料寄往中共中央纪委监委,意味着这场维权长征还在继续。

法律与事实一次又一次还给了JYPC清白。今天,朱从明只能无奈地将已经删除的造谣声明重新挂上官网,这恰似柳宗元笔下的黔驴,蹄之之后,老虎因喜曰:技止此耳!

那些倚仗权力欺压弱者、谋取私利者,无论暂时多么风光,终将受到正义的审判。

 

 
 
特别提醒
 
 
 
 
 
 

举报文章查阅平台:www.jypc.net.cn;证据征集邮箱:china@zgks.net;24小时援助热线:18951853458。(特别提醒:冒领军饷,是人社系统培训骗补的惯用伎俩。请用姓名和身份证号,在www.osta.org.cn上查询,看看自己的或者单位员工的个人信息,是否被用于培训骗补,冒领国家财政补贴和职工失业保险金)。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