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文章被删稿,究竟是何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无故删除举报内容属于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监督权和知情权。近日,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发现,其在网路平台上,实名举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的若干篇文章被平台集中删除。那么,删稿原因除了所谓的涉嫌违反平台规约之外,还可能是什么呢?
恶意举报
外部干预或权力滥用
领导干部施压:如果被举报的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利用职权干预平台内容管理,可能构成“滥用职权”或“报复陷害”。
有偿删帖:若涉及利益交换(如支付删帖费用),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或“非法经营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果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利用职务便利,干预网络信息管理,强行删除举报内容,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如果删除举报信息是为了打击报复举报人,可能构成报复陷害罪;如果删除举报信息涉及收受他人贿赂(如支付删帖费用),则构成受贿罪。例如中央外宣办副局长高剑云案:因利用职权有偿删帖,被开除党籍、公职并移送司法。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批评、检举、控告进行阻挠、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在组织审查期间,销毁、篡改、转移、隐匿证据,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属于对抗组织审查行为,可给予严重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被举报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删除举报自己的文章,属于滥用权力、干预舆论监督的行为,还违反其他多项党纪国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网络安全法》及相关互联网管理法规、 地方性法规及党内规定。
平台算法误判
AI自动过滤:微博、微信等平台使用AI识别敏感内容,可能误判正常举报为违规。
人工审核偏差:审核人员可能因主观判断或政策变动错误删除内容。
在JYPC未实名举报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之前,JYPC发布的一系列举报文章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均是正常发布状态,但在开始举报这位厅级官员后,有关这位官员和其相关单位的多篇文章均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被删除,这让江苏英才集团不得不怀疑删稿事件可能涉及权力干预或违法操作,因此,江苏英才集团于7月26日,已经通过12388向江苏省纪委监委,通过江苏12345向江苏省人民政府,通过110向南京市公安局反映了该问题,并坚持合法维权、举报到底!
江苏英才集团的举报文章并非在单一平台发布,而是在多平台多渠道发布并保有底稿证据。即使文章全部被删,江苏英才集团也会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对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等官员,继续发起实名举报。我们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胜利终将属于正义的一方!
举报是公众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无故删除举报文章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政治生态和法治环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更会引发公众对“暗箱操作”“包庇犯罪”的质疑,损害政府与平台的公信力,加剧社会矛盾。祈盼中央第五巡视组等深入调查其中内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幕后的始作俑者。
